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蕉岭三及第

蕉岭三及第的基本介绍三及第是蕉岭县等客家区域最具备特点的风味小吃之一,是客家群众依据当地饮食习惯,充分借助当地的菜肴资源,而创造形成的佳肴。所谓“三及第”是过去科举取士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也称为“三连及第”,是旧时念书人的莫大功名。相传,...

蕉岭三及第的基本介绍

三及第是蕉岭县等客家区域最具备特点的风味小吃之一,是客家群众依据当地饮食习惯,充分借助当地的菜肴资源,而创造形成的佳肴。所谓“三及第”是过去科举取士连中秀才、举人、进士,也称为“三连及第”,是旧时念书人的莫大功名。相传,蕉岭三及第起来自于广州的三及第粥,并改及第粥的肉圆、牛肝、猪粉肠等食材为瘦肉、猪肝和猪粉肠,并改粥为汤,从而形成了客家人特有些美食。民国年间,蕉岭三及第在当地主如果古氏、谢氏和戴氏等人家经营,至到解放后,蕉岭三及第因其烹制办法简单、味道及鲜而被民间纷纷效仿。

蕉岭三及第的原材料主要包含猪肝、瘦肉、猪粉肠等,其他辅料可依据口味调整。其调制办法:将猪肝、瘦肉切成薄片,猪粉肠刮净,肠内异物洗净,切成段,把切好瘦肉拌入薯粉及红粬。起镬放入汤水,加咸菜、糟汁待汤水滚沸时加入枸杞叶,再加入猪肝、瘦肉、粉肠调味,滚煮到刚熟时上碗即成。三及第主要分早餐和夜宵两类,早餐主要由早餐店及居民家庭烹制。口味以清淡、爽口能下饭为主。辅料多用新鲜的蔬菜;夜宵主如果夜宵餐馆,供喜欢夜生活的大家及游客享用,烹制办法以口味重为主,可配之以客家咸菜,味道极鲜。

蕉岭三及地在蕉岭人民眼里,不止是可口的佳肴,更是包涵了一种落地生花的文化。蕉岭三及第这种自平民化、民俗化与营养化的清爽小食,已经在千千万万家里生根开花。俗话有“早上一碗三及第,上山打虎有力气”的说法。

商品特征

三及第主要分早餐和夜宵两类,早餐主要由早餐店及居民家庭烹制。口味以清淡、爽口能下饭为主。辅料多用新鲜的蔬菜;夜宵主如果夜宵餐馆,供喜欢夜生活的大家及游客享用,烹制办法以口味重为主,可配之以客家咸菜,味道极鲜。

历史民俗

相传,蕉岭三及第来自于广州及第粥,清朝状元林召棠,会用肉丸、牛肝和猪粉肠做三及第粥。当时蕉岭有位叫古远才的秀才,多次到广州参加举人考试,及第粥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古远才便在蕉岭开了间客栈,并吸纳“三及第”的名字,改用猪肉、猪肝、猪粉肠作为主要食材,制作三及第汤,这一新颖的美食吸引了很多童生,均以在考试前喝碗三及第汤,作为好兆头。

而到了今天,三及第的这一传统意义依旧在延续。蕉岭县文化馆馆长陈桂峰说:“(三及第是以前古人获得功名收获的符号),一生之中考到了秀才,又考到了举人,考到进士,有进士资格将来就能参加殿试。到目前蕉岭三及第变成一个文化符号,人文符号,是意味着一种向往美好的精神。”“蕉岭人是不能离开三及第的,蕉岭人喜欢在孩子子考试时,尤其是高考考试中考的时候,家里都会煮一碗三及第早餐给孩子吃。”

获奖荣誉

2015年,蕉岭三及第被列入广东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蕉岭三及第